演示中心
这周面试了7个运营求职者,发现一个通病

最近一直在招运营,这周人事那边给过来不下20份运营候选人的简历,也邀约过来面试了十几个,但整体面下来发现他们有一个通病。就是对于运营岗位并没有很深入的了解。里面有3个是零基础转行想做运营,功课也没有做得很到位..

其实,也不怪很多0基础转运营岗的同学之会迷茫,因为互联网行业不同公司的运营岗位和运营工作职责是高度不统一的。而当产品类型和公司业务类型不一样时,运营要做的事也很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各类五花八门的运营岗位,还有各种不同类型的互联网公司里,运营岗要核心关注以及要做的事情到底是什么。

为了更好理解,主要从3个方面来展开:

1、经典意义上的4大运营职能分支有些什么差异和联系

2、特定的运营岗位及其工作职责

3、不同类型的产品,运营端需要关注和要做的事,有些什么不同

这一期主要讲第一层:

经典意义上的四大运营模块职能

 

互联网行业内,相对比较有一致共识的4大运营职能划分,分别是内容运营用户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运营

 

就四大模块要做的事情,粗略如下:

一、内容运营

内容运营这样一个分支,其实核心要解决的问题是:围绕着内容的生产和消费,搭建起来一个良性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内容相关的数据。

如:内容数量、内容浏览量、内容互动数、内容传播数等等。

因此内容运营这个模块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可能包括了以下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

我的内容基础属性是什么?需要具备何种调性?内容从哪里来?

我的内容如何组织和展现?

如何在已有基础上做出用户更喜欢看的内容?

我现有的内容如何能够更容易、更高频的被用户所消费?

我的内容生产如何可以具备持续性?

如何更好地引导用户来与我的内容互动甚至传播内容?

二、用户运营

跟内容运营相似,所谓用户运营这样一个分支,其实核心要解决的问题也是围绕着用户的新增-留存-活跃-传播,以及用户之间的价值供给关系建立起来一个良性的循环,持续提升各类跟用户有关的数据。

如:用户数、活跃用户数、经营用户数、用户停留时间等等。

所以用户运营要关注的问题可能包括了以下问题中的一个或多个:

我的用户该从哪里来?如何落实?

用户来了之后,我们如何建立和维护我们跟用户间的关系?

如何让愿意留在这里的用户更多?

当用户量慢慢增加,比如达到几十万甚至几百万的时候,如何增强我对整个用户生态的影响力和掌控力?

用户如果出现流失怎么办?该如何召回?

三、活动运营

至于活动运营,核心就是围绕着一个或一系列活动的策划、资源确认、宣传推广、效果评估等一系列流程做好全流程的项目推进、进度管理和执行落地。

一个活动运营,必须事先明确活动的目标,并持续跟踪活动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做好活动效果的评估。

基本上,一个公司会专门设置出来一个活动运营岗位的可能性仅有两种:

该公司对“活动”的定位较高,会定期通过一些中大型的活动来拉升某些核心数据或为了宣传公司品牌。

而活动的策划设计、执行确认等也通常比较复杂,需要专门有人来主Hold和跟进(类似zfb集五福这种活动,就很复杂)。

该公司用户已有一定用户体量,为了做好用户的维系,需要定期策划和落地一些活动。

又或者该项业务本身就需要持续不断的活动来助推(类似tb各种定期购物节)。

四、产品运营

所谓产品运营,其实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一系列各式各样的运营手段,比如活动策划、内外部资源拓展和对接、优化产品方案、内容组织等等,去拉升某个产品的特定数据。如装机量、注册量、用户访问深度、用户访问频次、用户关系对数量、发帖量等等。

所以,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产品运营”,其实是一个综合能力比较均衡,既熟悉各类运营手段,又熟悉产品,甚至能够自己完成一些产品方案的人。

对于一家互联网公司,会设置一个产品运营岗位的场景,以下两种是比较典型的:

一个比较成熟的产品新上了一个分支功能,在一段时间内需要来个人对接协调各种资源,干好各种活,对该功能相关产品数据负责(新浪wb上线了一个“微群组”功能)

一个中早期的互联网公司,不需要对运营划分的那么复杂。

就是需要有一个人啥都会一点,啥都能干,还能把产品养活。TA就会成为“产品运营”。

以上内容参考书——黄有璨《运营之光:我的互联网运营方法论和自由》

提醒大家,面试之前,先搞清楚招聘的运营岗位,核心职责和需求是什么。这样才能在面试的时候更有自信,发挥更好。

联系
客服
扫码添加客服微信
服务热线
服务热线
18854611431
公众号
扫码关注公众号
回到顶部